第4章 当年皇宫辛秘事-《红楼之老来子》
第(2/3)页
隆安帝这样想着,心里美滋滋的。
可谁知,这顺安亲王可不像他所想的那样顺从安分,他心里,不知道有多怨恨了,想当年,他是父皇最为疼爱的儿子,自小千娇万宠长大的,在皇宫可谓是唯我独尊,除了父皇,没有人敢说他一句。
上至自己的皇兄们,下到宫女太监,大家都对他暂避锋芒。
若不是父皇身子不好,自己又年幼,那皇位,又怎么轮得到现在龙椅上的那位?
哼,那个虚伪的皇兄,从小见了他都是笑脸相迎的,生怕惹怒了自己被父皇责罚,现在倒好,父皇一死,他一坐上皇位没几年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,看待自己如同眼中钉一般,改封号,派人监视,打击舅舅家······
要是自己不为自己着想打算,难道自己的子孙后代到时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吗?
因而顺安亲王是摩拳擦掌想要干一番大业的,好在他还牢牢记得母亲昭贵妃临终前对他的叮嘱,要“忍”,绝对不可表现的过于出色,因而掩饰的倒好,把自己捯饬成了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。
只是他当年年幼,先帝又疼宠他,叫他住在宫中,没有早早出宫建府,因而在朝中也没有培植什么势力,着实有些眼高手低。
但他不知这是先帝当年下定决心后为了保护他才做的措施。
先帝知道,自己去后,怕只有那道免死金牌和皇帝的誓言能够勉强护住幼子,若是幼子在朝堂中势力过大,只怕即位的皇帝再心宽也会忍不住对他动手。
再加上当年贵妃得宠时,她的族人仗着贵妃的势在外面横行霸道,招摇撞市,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,不过是先帝当年护着罢了。
因此先帝驾崩后,安顺亲王外家势力大减,其实这倒也不是隆安帝一个人的功劳,不过是大家墙倒众人推罢了,谁叫你们家当年不会做人。
况且今上是真真切切的皇后所出嫡长子,是封建礼法下最合法合礼的继承者,又不是什么桀纣之流的昏君,相反,他虽不如开国□□那般雄韬武略,但也是个绰绰有余的守成之君。
大家都知道跟着顺安亲王是没下场的,因而朝中大臣但凡是个有脑子都会下意识地疏远顺安亲王。
最后他能拉拢到的多不过是些郁郁不得志、没有真本事只会怨天尤人的小官。
第(2/3)页